2020年5月19日晚七点,三联书店大众出版分社社长助理、副编审张龙做客腾讯“古联讲堂”,与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就学术出版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一场对话。本次直播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与古联公司联合举办,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担任主持。
彭院长表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同学毕业后,很多人会进入出版社、报社、博物馆、档案馆及专业的图书出版公司工作,因此学院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优秀校友张龙与洪涛,从专业出版人的角度解读学术出版的行业特性及工作原则。
本次对话从“守正”与“出新”两个方面分别展开。
关于守正,洪涛认为,“守正”即守住学术出版的“正”,保证出版质量,“出新”则是使用一些新的技术与方法辅助学术出版。张龙认为,对于学者及出版人来讲,要耐得住寂寞,守住正道,做真正的学术。张龙介绍了《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定鼎中原之路》(姚念慈著)两本书的出版过程,作者一直坚持学术钻研精神,其作品也因具有强大的学术生命力而成为了三联书店学术著作类的长销书,被广大读者所认可。关于“出新”,张龙表示,学术出版过程中会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如古代史学类著作所引用的很多史料需要逐一核查,若想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如古联公司开发的各种古籍数据库,能极大缩短编辑引文核查工作的时间。
洪涛对“引文核查”进行了详细说明。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进行核对,时间会特别长,若使用古联公司的引文自动核对技术,编辑工作者及需要写论文的老师同学在线进行此项工作,将省去查阅大量书籍的时间。但古籍数字化出版在“出新”的同时不忘“守正”,古联公司依托中华书局百年品牌的学术积累,秉承古籍整理的科学方法与严谨态度,已经出版了十几个数据库,其中“经典古籍库”“学术论著库”“文史工具书”是在已经整理出版的古籍资源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加工,还有“宋代墓志铭数据库”,本身就是古籍整理作品,只是没有进行纸书出版,而是直接在线出版,但整理的方式方法和资料的使用完全遵循古籍整理出版标准。
关于三联书店的学术出版理念和态度,张龙向大家介绍了三联的“分层引流”理念,一是关注精深的学术著作,出版名家、大家的专业学术著作系列,如《钱钟书集》《李泽厚集》等,以期助力读者对学术文化知识的了解与研究;二是关注青年学者的著作,如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联办的《三联哈佛丛书》,这个系列旨在帮助更多有专业才华的年轻学者,现在很多已成名专家的第一本著作就在这个系列里。此外,三联书店的学术普及类书籍,以及辛德勇老师的单本图书《海昏侯刘贺》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洪涛表示,辛德勇老师在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所出的系列图书,能被广大读者所认可正是因为坚持“守正”。在此基础上,古联公司一直不断创新。随后,洪涛介绍了古联公司的部分创新成果,如以《宋代官箴书五种》为基础,所开发的“大宋为官指南”小程序,把书中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现了出来。还有“句读”小游戏,能够让相关专业的老师同学在线进行句读练习。除此以外,古联公司还对编辑流程进行了创新,开发了“i编纂”小程序,凡是愿意参与校对工作的在校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经过考核后,均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展校对工作。目前,古联公司与部分高校开展了实习实训合作,在“i编纂”平台上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校对实习机会,在这里,同学们能够提高编辑校对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华书局的古籍资源是在一代又一代学者型编辑的努力下,历经百年而留下的宝贵财富,现在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让学界能够更好的对其加以利用和传播。
本次活动中,两位嘉宾紧紧围绕“守正出新”对学术出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并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有理论说明也有实践展示,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讨论课。对话结束后,嘉宾与广大同学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