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联公司)
为中华书局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
古联公司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依托中华书局百年品牌和优质权威的古籍整理成果,
持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古籍整理数字化产品,以及多类型的古籍数字化服务。
古联公司拥有专业的古籍数字化技术与研发能力,搭建起从古籍数据化标准、
古籍大数据中心、数据挖掘、智能排版工具、数据库产品及数字化平台等全产业链生态服务系统,
为学术研究领域及传统文化企业单位提供定制化数字解决方案。
古联公司为高校及机构提供高品质的古籍数字化产品,并统一聚合至“籍合网”旗下。
“籍合网”作为中华书局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海量、优质、权威的古籍整理成果,可满足不同学术研究领域需求。
2023年5月17日上午,首届“古联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507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助理黄文彬,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李世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行政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李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任记者尹琨,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副总经理朱翠萍,2023年“古联奖学金”获奖学生共同参会。会议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副书记张妙妙主持。“古联奖学金”颁奖仪式现场首先,张妙妙介绍了“古联奖学金”的设立背景、奖励对象和评选流程,并宣布了获奖名单。为支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出版研究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助力立德树人工作,提升有志于古籍的整理保护和研究传播、古籍数字化产品研发和服务推广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捐资设立北京大学“古联奖学金”,以奖励在图书馆学专业、出版专业、古籍研究及数字化应用方向等思想品德优秀、学习能力突出、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获奖学生代表、2021级图书馆学博士研究生刘聪对“古联奖学金”的设立发表感言,向古联公司与院系老师的关心与支持表达了深深感谢,并表示将进一步坚定自己从事古籍整理保护研究的决心,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不负古联公司和学校的期待。听取完同学的发言后,洪涛与朱翠萍共同为“古联奖学金”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向古联公司授 “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牌。洪涛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古联公司与其他高校成立的实习实践基地、古籍数字化实验室等落实教育部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成果,并对与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的合作提出了展望,对出版研究院的发展送出了真诚祝愿。朱翠萍详细介绍了古联公司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包括众包平台、寒暑假定期招募、实验室对接等模式,并且指出出版产业目前面临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新情况,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为学界、业界注入活力。张久珍强调了“古联奖学金”的设立意义,对古联公司关心支持出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真诚感谢,对古联公司专注于古籍整理、技术开发与研究表达高度认可,并对古联公司与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校企合作的未来作出了展望,双方合作将为政产学研用贯通奠定良好基础,期待双方以奖学金为桥梁,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人才共育抓手,实现更多产研合作。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为落实两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古联寄希望借助“籍合网”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将专业化的精品内容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接轨,驱动资源、技术、人才聚合,着力推动产业的结构性升级及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经展开了如下类型的合作:1、构建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已有的古籍发布平台、整理工作平台和培训平台,结合各院校的学科特色及具体需求,与高校合作建立古籍数字化实验室、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教学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等。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建“文学典籍数字化实验室”,与辽宁大学文学院共建“东北人文数字研究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中华物产与文明探源协同创新中心”,与人民大学合作构建古文字强基计划班构建实习基地。为院校科研提供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及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服务,联合培养古籍数字化、古文字、民族古文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转化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2、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古联公司在数字化整理与标引平台基础上,推动高校古籍文献学课程深化、延展,增强案例教学内容、增补数字化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教材开发和课程实践项目。结合传统文献学知识体系与数字化技术,开发新时代古籍整理使用教材及课程,与北京大学合作编写教材《古籍文献数字化概论》,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办《数字人文》学术辑刊并签订“共建院系研究生社会实践试点基地协议书”,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并开设“古籍数字化概论”“古籍数字化标准建设与汉字处理”“古籍数字化产品设计”“古籍文献在线编纂”等课程。3、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面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专业,设立古籍深度数字化标引项目,支持古籍智能整理与利用,促进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经典文献数据标引及知识库建设的路径,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古联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了OCR系统,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发了自动标点系统,与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合作开发了“引文核查”系统与“繁简转换”系统。在数据建设方面,古联公司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构建“史记研究平台”,与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合作构建“陕西文献集成数据库”,与宁夏大学合作开展“朔方文库”整理项目。在学术交流方面,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合作,设立“数字文献分会”,促进数字时代下历史文献的整理及历史学界的交流,得到学界、业界的广泛认可。目前,古联公司已经在资源建设、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础,未来还将在古籍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应用等方面与高校开展更深度的合作、更先进的探索,助力新时代古籍数字化研究和古籍整理人才培养。
各出版传媒集团、各出版单位,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落实《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强古籍出版人才培养,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尤其是丰富古籍整理出版产品, 推动古籍各门类整理出版更为均衡的要求,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以籍合学院品牌课程及已有品牌项目“中华书局古籍整理训练营”的培训经验为参照,结合古籍出版涉及门类多,不同门类的整理出版工作专业性强的现实情况,围绕古籍整理与出版编辑人员普遍关注的门类专业、相关工作的重难点、典型出版案例,定于2023年7月17日—7月22日在籍合学院平台上组织“古籍整理专题”线上培训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为古籍专业出版人员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专题课程,提升编辑人员的古籍整理水平,丰富出版案例经验,提高出版质量。二培训对象1. 从事专业古籍出版工作的出版编辑、出版相关从业人员。2. 希望提高出版业务能力及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的人员。三培训时间2023年7月17日—22日集中学习及考核时间为期6天,每天授课8课时,共计48课时,课程视频支持3个月回看,以便学员复习巩固。四培训内容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新时代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2.本草文献整理与研究3.敦煌吐鲁番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4.易学文献整理方法谈5.训诂学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6.科技典籍的整理——以《中国科技典籍选刊》为例7.从《江标集》的编校谈晚清学者别集的整理8.元代公文史料《元典章》整理述论9.古籍的自主选题与影印实践五培训亮点1. 精选课程,专注古籍整理与出版中的热点、难点专题。2. 专题、案例相结合,授课教师均为一线整理者,从亲身经验出发,内容实在,可操作性高,有效帮助编辑提升业务能力。六培训形式培训班采取网络在线授课的方式,通过在线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七培训费用432元/人。八计划招生规模150人。九汇款账户信息户名: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客站支行银行账户:0200066019021900671十结业学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继续教育线上培训48学时。十一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1. 报名和汇款时间:7月4日—7月9日。报名者请扫码下载报名表,填写参培人员相关信息,并将报名表发送至指定邮箱。2. 报名成功后,古联公司工作人员将参培人员录入系统,并为每个参培人员提供独立账号密码。3. 古联公司工作人员将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培训链接、培训说明信息、账户信息至参培人员,并引导学员加入“培训班QQ群”。以上信息如有未尽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络咨询:联系人:金老师电话:010-63498401(转610)手机:18501099863邮箱:training@ancientbooks.cn微信:扫码添加“籍小合”微信,咨询培训班相关事宜